由于溫暖的海水不斷流入呂茨霍爾姆灣,南極東部的Shirase冰川舌下的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融化。
北海道大學的科學家發(fā)現了南極東部一個非典型的亞冰川融化熱點。他們的發(fā)現發(fā)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可以促進對最南端大陸冰蓋大量流失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的理解和預測。
第58屆日本南極研究探險隊有一次難得的機會,可在大面積重海冰破裂時,在東南極白雪河冰川尖端附近進行船上觀測,從而使他們能夠進入冰川伸入的冰凍的呂佐霍姆灣。
北海道大學低溫科學研究所的助理教授平野大介說:“我們的數據表明,Shirase冰川舌頭正下方的冰正在以每年7至16米的速度融化。” “這等于或者甚至超過了托特冰架下面的融化速度,據認為,托特冰架的融化速度是南極洲東部最高,每年以10至11米的速度進行。”
南極冰蓋大部分位于南極東部,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水庫。如果全部融化,則可能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60米。當前的預測估計,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1米,到2500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15米以上。因此,對于科學家來說,清楚地了解南極洲大陸冰的融化方式以及更準確地預測海平面的波動非常重要。
大多數海冰相互作用的研究都是在南極洲西部的冰架上進行的。南極東部的冰架受到的關注要少得多,因為據認為大多數冰架下方的水腔很冷,可以防止它們融化。
在研究考察期間,平野大輔(Daisuke Hirano)及其合作者從2017年1月至2017年2月間,從該地區(qū)的31個點收集了水溫,鹽度和氧氣含量的數據。他們將這些信息與該地區(qū)的電流,風,冰雷達測量和計算機數據相結合。建模以了解冰川內陸基地的Shirase冰川舌下的海洋環(huán)流。
數據表明,融化是由于向Shirase冰川舌頭底部流入的深溫水導致的。溫暖的水沿著深海底的海槽移動,然后沿著舌頭的底部向上流動,使冰變暖并融化。然后,載有融化冰的溫水向外流動,并與冰川融水混合。
研究小組發(fā)現這種融化是全年發(fā)生的,但受到東風的影響,沿海風隨季節(jié)變化。夏季風減弱時,深層熱水的涌入增加,從而加快了融化速度。
平野大介說:“我們計劃將這些數據和未來的數據整合到我們的計算機模型中,這將幫助我們開發(fā)更準確的海平面波動和氣候變化預測。”